要点核心
近年来
依赖于怀旧风的盛行和
众多明星的带货
许多中国国内的服饰品牌重新“火”了
“国潮”“国货之光”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
但最近,国货之光的代表“回力”惹上麻烦了

12月31日,中国监管总局官网通报2019年童鞋等51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。在6336家企业生产的6774批次产品中,共检出825批次产品不合格,不合格率12.2%。
1
邻苯二甲酸酯是什么?
据悉,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广泛使用、性能优良的增塑剂,可以使硬塑料变成有弹性的韧性塑料。
但邻苯二甲酸酯同时也是一种“环境激素”,与相应的激素受体结合,有“雌性荷尔蒙”的作用,通过呼吸道、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,可能人体多个系统健康。
更重要的是,还会影响青少年发育,甚至致使女童“性早熟”、男孩“女性化”。
1月7日,回力鞋业工作人员回应称,已对相关产品作了下架处理。样品不合规是因为材料问题,该材料为外购材料。并承诺,公司会全力配合市场监管局做好该产品的进一步调查和复检工作。
对此,有网友表示,从这次的事情可以看出——回力本身并没有能力把品牌做好,只是正好赶上了复古的潮流。
如果不吸取教训,增强品控,那么当潮水退去的时候,大家就会知道,究竟是谁在裸泳。
此新闻一出,许多家有小娃的父母都表示担心,从没听说过什么“邻苯二甲酸酯”;给孩子买鞋也只留心舒适度和外形款式,没想到童鞋还有这么多的“讲究”。
其实,给孩子买鞋,穿鞋不仅有“讲究”,还有许多的“禁忌”,如果不小心“踩雷”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和身体发育。
2
太早给宝宝穿鞋
很多新手爸妈特别热衷于给宝宝买好看的服饰,孩子还不会走路,就买了许多样式可爱的小鞋子,但事实上大可不必。
学步前的宝宝是不需要穿鞋的。首先,婴儿会觉得不舒服,想各种办法“挣脱”,出现“穿了掉掉了穿”的情况。
更重要的是,如果鞋子系得紧或是形状不那么合脚,会影响血液循环,甚至会破坏宝宝的足部发育,甚至有可能改变今后的行走习惯,出现骨骼畸形,足肌受损的情况。
正确的做法是,当宝宝真正学会自己走路了,双脚掌可以轻松着地了,才是需要穿鞋的最佳时机。在此之前,即便是冬天外出,父母也只需给宝宝穿上一双保暖的袜子、软鞋、脚套,无需穿鞋。
就算在学步的过程中,初期也不要宝宝太多束缚。在家完全可以赤脚,能更好地掌握平衡感,协调自己的小步子,并切实地感觉脚下地面的温度和起伏,学得更快。
3
选“大一指头”是合理的
在儿童完全学会走路以后,家长在选购的鞋子的时候尽量选鞋底软硬适宜,耐磨防滑的的。最好有粗糙的花纹,有利于增加磨擦力防滑。
鞋子大小方面宜宽松,忌窄小,这是由于儿童肌肉和脚骨很嫩,过于窄小的鞋子会影响孩子脚部肌肉和韧带的发育,太大则影响行走和活动。
童鞋的大小以鞋穿在脚上还能插进一小指为宜。
4
尽量避免鞋带
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尽量穿松紧口或粘扣带式的鞋子,少选择鞋带较长的鞋子。不但穿脱
比较麻烦,如果鞋带散开孩子没有及时发现,就有可能会摔倒。
选择粘扣带式的儿童鞋时,要观察粘扣带的质量,避免儿童在运动过程中粘扣带松脱,留下安全隐患。
5
关注鞋子“保质期
由于儿童鞋是给3至14岁儿童穿着的,为了满足质量和价格的需求,一般都会使用天然材料,如皮革、纺织品等。而这样的材料如长期存放,很容易造成霉变,鞋底的塑料或橡胶也会产生老化现象,穿着时易出现危险。
所以,买鞋子的时候不能忽略生产日期。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纽约华人资讯网
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