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汉周读书 01 在开始这篇文章前,先问你们一个扎心的问题: 2月份快过去了,你复工了吗? 相信一定还有部分人滞留在老家或…
▲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汉周读书

相信一定还有部分人滞留在老家或还在隔离期,特殊时期的日子总是特别难熬。

这次疫情下,首先心慌的恐怕就是这些年轻人了,刚开始是全国戒备宅在家里,后来政策慢慢松动,符合条件的公司分批复工。
当公司反复催促,自己却被困在老家时,那种纠结的心理别提多难受了。
而当好不容易到达城市复工后,有人却豁然发现公司倒闭或被裁员了,而这时想重新找工作简直难如登天;
有人幸运的保住了职位,却还是落得个降薪的下场,最悲催的是,房租还是只增不减。
据媒体报道,著名教育类松鼠AI老板宣布,全员工资打3.5折,持续5个月,而最核心的高层领导则是0工资。
另外某车企业员工还透露,技术部门的员工均在家待岗,每月只能拿1500元的基本薪资。
工资是降了,但生活费、房贷、车贷、房租以及之前的花呗、信用卡却不会停止。
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打垮了一部分企业,压倒了大部分人的口袋。
企业有企业的难处,员工有员工的委屈,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窘境。
疫情爆发以来,许多创业型公司和餐饮等行业,首当其冲的受到了重创。
包括那些有名的商家和企业,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。
而作为一个普通的打工仔,一没有风险基金,二没有危机意识,此时就变得无计可施。

他老家在湖北的偏远农村,年前刚刚贷款买了房,这还是媳妇强烈要求下的结果。
由于之前一直抱着相当“佛系”的心态过日子,面对这种状况,他的资金链一下子就断了。
雪上加霜的是,他母亲的新病旧疾一起发作,一家人的生活费、房贷、医疗费,这些如大山般压在他的身上。
他不得不四处求爹爹告奶奶的借钱,可别人能帮你一时,谁又能帮你一世呢?
为何自己不早点攒钱呢?如果有了一笔存款,现在又何至如此狼狈?
一家人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,如何熬过上半年,成为了他们目前最大的难题。
我相信跟此网友有相似苦恼的人不在少数,疫情总会有结束的那一天,疫情过后,如果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,那么也就没有白白的受了此难。
从前偷过的懒、省过的心,也许某天会以另一种形式打击到你。
以往刚出了元宵节,村民们就三三两两的外出打工,以便支撑一家人的开销。
现在所有人的心情都焦急万分,物价蹭蹭上涨,他们却只能坐吃山空。
由于他们大多在市场工地等类的地方工作,复工的日期一直遥遥无期。
但即便如此,还是有人风尘仆仆的赶到打工的城市,哪怕要排几个小时队检查,哪怕冒着可能被劝返和集中隔离的风险。
因为穷,所以尽管待在家里最安全,还是有那么多人义无返顾的走出家门。
比起死亡的可怕,解决眼前的生计问题才是最迫在眉睫的。
我想这场疫情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,那就是钱可以给的安全感。
在现实面前,过往的一切空洞的想法都变得可笑和幼稚。

原因是她是租户,而小区只有业主才能进,她只有两个选择,一个是自费集中隔离,一个是房东签下承诺书做保。
由于房东一时赶不过来,小Q只能拖着硕大的行李箱在风雨中游荡。
她说那是她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晚,看着业主自信轻快的出入小区,她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浅薄与无知。
她其实收入不菲,如果再节省些过日子,她明明可以付得起公寓的首付啊!
可这些年,她把所有钱都花在了吃喝玩乐上,打扮成一个精致无比的女生,却抵抗不了一场疫情的考验。

平时潇洒快活,一旦有了任何的意外,就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。
有时我们回家看到父母斑白的头发,会有短暂的愧疚,各种暗暗发誓要赚钱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大多数人回到城市中后,很快就忘记了父母的不易,转而沉醉于城市的灯红酒绿之中。
我当然相信有人很幸运,因为他们生下来就是含着金汤匙, 不用为出人头地苦苦打拼,也不用为一套房子夜不能寐。
可倘若只是维持现状,而不去勇敢开拓,这种幸运又能维持到几时?

作为一个从农村打拼到城市的人,我深深懂得白手起家的心酸。
有时我也会很庆幸生于贫困,因为我会更加清醒的认清现状,因为我不会放任自己随波逐流。
因为我没有退路,更没有靠山,我只能亲手建立自己的港湾。
疫情过后,我相信全国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,当马路上人潮汹涌,当我们看到的是彼此的笑脸。
也许是对生活的心态,也许是对亲情的感悟,也许是对未来的规划。
– THE END –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汉周读书
相关
免责声明: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驼客网立场,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(38527919#qq.com),会第一时间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topstock.club/66504.html
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。